更多分类
产品中心时间: 2024-06-16 21:23:59 | 作者: 开云体育app莱斯特城赞助商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我县农药零增长工作,参照省市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制定了《万荣县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方案》,现进行印发,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线
为全面落实全县农药使用量零增长任务,推进农药减量技术应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以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有机旱作农业发展为主线,以优质安全、绿色发展为目标,充分的发挥“山西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绿色发展联盟”平台作用,集中创建病虫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控害高标准示范基地,重点培育新型病虫统防统治服务主体,深入开展“百县千乡万户”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培训活动,全面推广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着力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农药科学使用技术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三提”的目标,即2020年农药使用量与近三年平均用量相比实现负增长,全县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42%以上,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稳定在40%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二、实施路径
根据作物种植结构和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围绕重点作物、重大病虫、关键环节,重点抓好“两创新、四强化”,确保农药减量目标的实现。(一)
病虫监测手段,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以全县病虫监测网络为主体,扩大病虫监测范围,提升监测技术方法,及时准确发布病虫预警信息,科学指导防控工作开展,促进农药减量。1、逐步扩大监测范围。扩大对草地贪夜蛾、黏虫等迁飞性、暴发性病虫的监测范围,确保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控,努力将重大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虫监测点为重点,结合植保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及重大病虫防控工作开展,积极引进应用自动虫情测报灯、病虫监测物联网、害虫性诱智能监测仪等新型病虫监测技术,提高对病虫监测的科学性,提升对病虫预测的准确性,力争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
以农药减量控害主推技术为核心,积极创新农药减量增效控害模式,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新型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及已产生严重抗性的化学农药品种,进一步推进作业效率高、雾化效果好、喷洒精准的高效植保机械应用限制范围,促进我县植保机械的更新换代。
1、加大非化控技术推广。重点在东亚飞蝗发生的“沿黄三乡(镇)”推广蝗虫微孢子虫防治技术;在玉米、蔬菜主产区推广短稳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黏虫、棉铃虫等夜蛾科害虫技术;在玉米主产区推广白僵菌封垛、苏云金杆菌(Bt)灌心防治玉米螟技术;在设施作物田推广枯草芽孢杆菌灌根防治土传病害技术;在果树主产区推广多抗霉素、中生菌素、苦参碱、藜芦碱等生物农药防治技术。
2、加大新农药及助剂推广。如悬浮种衣剂、微胶囊剂、片剂等污染小、持效长的新剂型农药,以及多元醇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类农药增效助剂,力争全县有机磷类、乳油类等非环境友好型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减少10%以上。
3、加大高效施药机械推广。针对小麦等大田低秆作物,重点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施药技术;针对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重点推广植保无人机、风送式喷雾机等施药技术;针对设施作物,重点推广水烟雾机、静电喷雾器等施药技术;针对间伐提干和矮化密植果园,重点推广自走式风送果林喷雾机等施药技术。力争全县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现代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保有量较上年提高10%。
)强化病虫绿色防控,持续创建高标准示范区。持续推进高标准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区创建,重点推广以天敌控制、理化诱控、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进而达到农药减量增效、农产品提质的目标。1、大力推广生物防控替代用药技术。在全县高标准病虫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增效控害示范区内大力推广白僵菌控制鳞翅目害虫、赤眼蜂控制玉米螟、井冈霉素控制病害等生物防控替代用药技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并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进行施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开展新型控害技术试验。针对不同作物和不同防控对象,每个示范区积极引进生物天敌控害、新型生物农药、农药减量降残助剂、新型高效施药器械精准施药等新技术3-5种,为农药减量技术推广提供依据。
4、应用农药减量增效模式。紧紧围绕全县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规划和当地特色主导产业,推广一批成熟的病虫绿色防控新成果。在小麦主产区重点推广冬前化学除草+穗期“一喷三防”的技术模式;在玉米主产区重点推广播期拌种+释放天敌防控的技术模式;蔬菜主产区重点推广生物农药+水烟雾机施药的技术模式;水果主产区重点推广灯光诱杀+生态调控的技术模式。
)强化服务主体培育,开展星级服务组织评选工作。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扶持、组织主体、专业服务”的原则,促进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高覆盖率。1、强化培育新型服务主体。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强化市场引导和技术上的支持,在全县重点扶持1-2个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技术培养和训练等援助、及时提供病虫等信息、物资支持等方式,帮他们做大做强。
2、规范统防统治服务主体。按照全省统一部署,逐步对全县管理规范、运营较好、富有潜力的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进行规范管理,统一发放服务标识,在服务模式、门店设置上进行规范,提高他们在服务对象心目中的形象,促进统防统治工作开展。
)强化减量控害培训,提高科学用药水平。以病虫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种植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和新型职业农民
为重点,开展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培养和训练,全方面提升用药技术水平。1、强化系统内部人员培训。对全县病虫监测点技术人员、乡、村农技人员开展病虫监测、绿色防控、农药减量等技术培养和训练,提升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2、进一步深入实施
培训活动。继续与全国知名农药械生产企业合作,在全县各乡(镇)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农药减量增效、绿色防控、高效施药、植保机械维修等技术培养和训练。3、践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应用培训。组织专业方面技术人员重点对从事病虫防控工作的技术人员开展以“农药安全间隔期应用”
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养和训练,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用药时期,结合农产品采收要求,严格按照农药使用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做使用,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和限制使用的农药品种。4、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宣传。加强对用药主体宣传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强化他们对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意识,提升回收率,切实减少乱丢乱扔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源。
)强化“联盟”桥梁作用,促进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充分的发挥“山西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绿色发展联盟”的平台作用,开展技术集成创新,创新推广机制,促进农药减量。1、加强“产学研推”深度合作。逐步加强植保站与农药械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等单位合作,深入开展农药减量技术集成试验示范推广。
2、通过“山西智农联(智慧农业联盟)”APP和微信服务平台,充分的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快速、准确优势,实现农户发布病虫信息,专家诊断开药,药企照方抓药,服务组织提供统防统治服务的新型病虫防控模式,以此来实现企业有效益、推广部门有抓手、专家有作为、服务组织有赚头、基层有甜头的“五位一体”服务模式,切实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县农业农村局成立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领导组,组长由吴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领导贺春娟担任,成员由县植保站和各乡镇农科站人员组成,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地。各乡镇要格外的重视农药零增长工作,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要成立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领导组,强化责任、整合力量,推进各项措施落实;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落实措施,以确保农药减量目标的顺利实现。(二)强化政策扶持。充分的利用重大农作物病虫防控、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相关扶持政策措施,整合项目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确保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加强同农药械企业的合作,充分的利用其物资、技术、信息等资源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农药减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高群众素质,达到农企双赢。(四)强化培训指导。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各乡(镇)配合县农业农村局搞好绿色防控及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创建、“百县千乡万户”培训、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生物防控技术应用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及时开展,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强化舆论宣传。充分的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农药零增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农药减量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对工作中的好经验、好措施、好典型要积极宣传示范推广。
(六)强化工作总结。确定专人负责,对农药零增长工作全程监管、指导和总结,对关键举措和涌现的典型事例,做好影像资料及文字材料的收集和整理,作为印证材料以便交流和查阅。对于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研究对策,以促进工作的顺利开展。